首页>>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自治区召开“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新闻发布会 ​

发表时间:2024-09-06 返回



9月5日下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办“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盈作主发布,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编办,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有关负责人参加发布会并答记者问。一起来看——


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新闻发布会主发布词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再过几天就是第40个教师节。首先,我代表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向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全区教育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着力锻造一支躬耕北疆、能力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2023年底,全区各级各类教职工41.02万人,专任教师人数31.77万人,占比为77.5%,其中,基础教育专任教师27.31万人,中等职业专任教师1.46万人,高等教育专任教师3万人,专任教师总数比2020年(“十三五”末)增加2.4万人,增长8.2%。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达84.2%,增幅12.8%。全区教师队伍的整体数量和学历结构进一步提升。下面重点从5个方面作具体介绍。

一是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强化。始终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纳入师范生培养、教师校长培训的必修课程,作为教师资格准入、招聘引进、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项目申报的首要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宣传教育,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主题,开展了“弘扬教育家精神,躬耕北疆教坛”师德主题教育、“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优秀师德案例选树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加强优秀教师选树力度,我区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如获得2023年全国“最美教师”称号的王文山教授、2024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13所学校和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的44名教师、拟获得202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的贺来虎老师等。制定了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先后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制度,设立自治区师德违规问题线索举报平台,开设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投诉举报电话,组建四级师德监督员队伍,建立了师德师风违规事件预警防控、规范核查、通报惩戒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健全。

二是教师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分类推进教师管理改革,基础教育方面:完善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长效机制,推动教师自然减员与招聘补充有效衔接。在全区33个旗县(市、区)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建立编制“周转池”,实现教职工编制按需动态调整。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向扎根基层教学一线和育人成效突出的教师给予制度倾斜。严把教师“入口关”,将教师资格考试纳入全国统考,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高等教育方面:实施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管理改革,按“编制数+控制数”为14所高校核定岗位总量2万余名,增加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编制。全面下放高校职称评审自主权,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健全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启动实施高校新入职教师助教制度,对新任教师在政治素养、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职业教育方面: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和认定办法,“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57.8%,超过国家规定50%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强化校企紧密合作,仅2024年上半年职业院校聘请1727名企业技术人员到校兼职,326名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兼职。

三是教师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创新教师招聘形式,“十四五”以来,全区累计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1万余名,对急需紧缺学科和基层教师,实施降低笔试开考比例、不设开考比例、直接面试等倾斜政策。推动教师跨区域交流,全区1.7万名教师、2219名校长实现交流轮岗。以中组部“组团式”帮扶为引领,实施中青年教师助力乡村振兴行动,2022年以来,累计选派3236名城区优质学校教师到乡村、薄弱学校支教,组织教研6.5万余次。深入落实京蒙协作,实施“教育倍增计划”,我区7个盟市31个旗县与北京市17个区结对共建,京蒙两地486对中小学建立“手拉手”结对关系,委托北京高校累计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3800余人次,我区中小学教师与北京优质学校开展多场“同频互动”教研活动,3000余名教师参与。通过教师补充、交流轮岗等形式,让“好老师”补充进来、流动起来、成长起来。

四是教师能力素养稳步提升。在高校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推进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从源头上提升师资供给质量。扩大公费教育培养规模,“十四五”以来,培养公费师范生2353名。加强教师培训,实施教师“国培计划”“区培计划”,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予以保障。利用智慧教育平台组织教师线上研修,参与教师超过24万人。注重青年教师培养,每年选派200名教师参加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融合式教学进修项目,选派30名教师参加“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项目。“十四五”以来,20名校长教师入选国家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25名教师入选国家重大人才项目,9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师教学团队,培养自治区级名师名校长660名。配优建强思政工作队伍,各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全部按照教育部要求配齐。

五是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水平。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成果。深入落实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乡村教师培训、职称、待遇、表彰宣传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2024年启动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行动,出台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标准,提级审核进校园事项,建立并公布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全面规范督检考评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教师职业吸引力和教师获得感、幸福感、自信感、成就感显著增强。

下一步,全区教育系统将围绕完成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着力建设好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吸引和支持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终身从教,促进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一起来看——




内蒙古日报记者提问  

近期看到自治区和各盟市教育部门均发布了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开展了清理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行动,请介绍一下自治区为中小学教师减负的具体措施和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刘星成:

感谢您的提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遏制社会事务随意进入中小学校园加重教师负担问题,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按照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统一安排,自治区开展了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全面摸底排查,开展自查工作。自治区教育厅自2024年3月起,在全区12个盟市进行了调研摸底,全面了解城区、镇区、乡村学校教师目前任课班级数量、周课时量、除学科教学外承担的其他校内工作以及近一年承担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等情况。

二是制定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总量。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力压减社会事务进校园总量。自治区教育厅及时协调各部门、单位,对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考核评比和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统一清理规范,按照能取消的坚决取消、可进可不进的坚决不列入、未申报的一律不得进校园原则,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中能够开展或者已在校内开展的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不列入白名单范围的要求,全面压减各类事项,目前自治区级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压减至5项,保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教育、校园安全教育、科普宣传教育、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5项活动。

三是建立监测机制,强化常态化减负。从2025年起,自治区及各盟市将于春季学期开学前将公布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对符合准入标准的事项向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报同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报上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进行提级审核。同步建立完善动态监测机制,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目前,我区已印发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标准,公布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建立了监督举报核查机制,已设立自治区教师减负投诉举报监督平台,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均公布了减负监督举报电话,同时用好突出问题线索移交机制,抓好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跟踪、督查、反馈、通报工作。

下一步,自治区教育厅将进一步加强各地白名单出台以后落实工作的持续督导,防止执行不力,流于形式,切实减轻与教师无关的事项,激发教师聚焦主责主业,潜心教书育人。



中国网记者提问  

我们都知道,乡村教师在我区教师队伍中占有很大比例,刚才自治区教育厅在介绍我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中提到,近年来,我区通过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和优秀中青年教师助力乡村振兴支教等方式,大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请问作为牵头部门,组织部门如何统筹部署、推进落实这项工作,效果怎么样?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才发展中心副主任  苏坤:

感谢您的提问。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以中央组织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为引领,坚持高位推动、对症施策,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有效实现了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初衷,把传统“支教”的“加法”转变为“组团式”帮扶的“乘法”。

在做好顶层设计方面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教育厅等八个部门联合开展“三服务一促进”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行动,将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从国家重点帮扶县扩展到全区教育薄弱地区,明确帮扶任务、待遇保障和激励措施,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以“一县一案、一校一策”的方式,确保“组团式”帮扶落地见效。在做好人员选派方面,精准对接受援学校需求,结合学校发展方向和地区产业优势,坚持因需施策、多层级选派,选优配强教师队伍。2022年以来,共选派了3236名教师到薄弱学校进行结对帮扶。在做好服务保障方面,明确按比例单列帮扶教师职称评聘岗位,单独进行校内岗位竞聘。支援地区教育部门会同本级人社部门也都做好了安排部署,比如兴安盟从密切联系服务等10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

在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中,注重理念引领,部署各帮扶团队帮助受援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完善规章制度,把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带土移植”到受援学校,帮助受援学校跨越式发展。注重教研引领,通过校本教研帮助受援学校教师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规范研究路径、教研活动、实践操作、作业管理、质量监测,帮助受援学校教师快速成长,帮扶教师团队共开展校本教研65000余次。此外我们还注重本土教师的成长,帮扶团队集中开设推门课、示范课、公开课,与受援学校教师“师徒结对”2000余对,打造学习共同体。通过共同教学、共同备课、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促进共同成长,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依托京蒙协作我们大力争取北京帮扶支持,推动京蒙两地中小学结对共建,2023年,启动运行了京蒙教育协作智慧平台,实现了我区中小学教师通过内蒙古智慧教育平台账号一站式登录京蒙教育协作智慧平台,享受北京数字教育中心优质教育资源,与北京地区学校开展同步课堂、同步教研。2024年上半年,我区与北京优质学校开展5次“同步课堂、同步教研”主题活动,辐射带动3000余位教师参与。

通过上述“组团式”帮扶和京蒙对口协作,我区教育薄弱地区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和整体育人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为促进我区旗县及以下中小学校与城区学校协调发展,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提问  

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看到,教师队伍的建设确实需要多部门同向发力、多管齐下,所以,这里我们想了解一下自治区编制部门在加强教师编制保障方面有哪些政策和举措?


自治区党委编办四处处长  张楠: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下面我就自治区党委编办优化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推动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管理改革等方面简要介绍一下。

在优化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方面一是统一城乡编制标准。重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校机构编制管理办法》采用“班师比”和“生师比”结合的方式核定教职工编制数,动态调整不同地区、城乡、学校及学段间教职工编制,持续优化教师编制配置,从制度层面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二是有效盘活编制资源。根据各地生源流动情况,为各盟市核定编制总额26.9万名。在全面保障各地区中小学校基本编制的基础上,再核定一定比例的附加编制用于保障教师进修、支教交流等用编需求,充分保证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三是推行编制资源周转机制。建立各级中小学校编制“周转池”,自治区在2016年、2019年和2022年分三次在总量内动态调剂了1.37万教师编制,重点对生源流入地区加大保障力度,有效解决了重点地区教师编制短缺问题。四是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相关工作。全区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使用空编计划的审批权限下放至各盟市,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在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总量内自主调配使用本级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有效满足城乡一体化办学需求。

在推动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管理方面一是按照标准科学核定高等学校人员总量。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核准人员总量时予以政策倾斜,按照“生师比”核定专任教师总量。通过“编制数+控制数”的人员总量管理模式,为内蒙古大学等14所自治区本级高等学校核定人员总量2万余名。各盟市委编办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等9所盟市所属高等学校核定人员总量6000余名。二是合理确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结构。在核定各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结构时,严格按照师生比核定专任教师总量,压减党政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比例,确保编制资源保障重点学科、重点领域、重点人群,为提升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提供保障。

在加强人才编制保障方面一是2023年重新修订了自治区人才编制意见。将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由2016年的600名增加到2000名,用于保障教育等重点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于编制紧缺的高等学校“引进一名保障一名”,常态化保障用编需求。二是统筹“绿色通道”引进人才和使用空编计划。精简办理流程时限,支持高校自主招聘。今年,已为内蒙古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引进300余名高层次人才提供了编制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下一步,自治区党委编办将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持续助力教师队伍建设,为推动我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机构编制力量。



中国教育报记者提问  


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直接关系教师的切身利益,我们想了解一下,近年来,人社部门在教师评聘工作中都出台了哪些改革举措?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管理处处长 宫然: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我们立足专业教师发展需要,从优化岗位设置、完善职称评审和创新人员聘用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制度保障。

一是为各类教师提高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提高了各级各类教师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的设置比例,特别是把旗县中小学高级岗位设置比例提高到20%。同时,对于旗县从教30年以上、苏木乡镇从教20年以上的优秀教师,允许超岗聘用;允许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实行“即评即聘”的优惠政策,可以按照专业技术资格取得时间及时聘用,还可以满足条件后核准聘用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二是用特设岗位引进急需紧缺优秀教师。鼓励全区中小学、高等院校引进优秀教师,岗位余额不足的,可以按专业技术岗位的5%单独核定特设岗位。为了进一步支持“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允许将特设岗位的设置比例提高到10%,专门用于聘用急需紧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运用现有政策仍无法满足教师聘用的,还可以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统筹岗位资源,有效解决聘用问题。

三是用定向岗位留住扎根基层的优秀教师。为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优秀教师扎根基层、安心教育事业,我们为旗县以下中小学单独设置10%的“定向岗位”,允许基层高级教师评审和社会化评审两类人才,既可以使用常设岗位晋升,也可以使用“定向岗位”晋升。2023年再次把乡村学校定向岗位比例提高到15%,相对充足的定向岗位,为常年扎根基层的优秀教师营造“岗位留人”的成长空间。

四是职称评审向基层优秀教师倾斜。我们不断优化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建立了向教学一线和教学业绩突出教师倾斜的激励机制,对基层一线优秀教师,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不仅为旗县及以下中小学校开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审新通道,还允许在现有高级岗位数的10%以内,超岗位申报高级职称。

五是职称评聘向高等院校用人主体充分放权。我们充分下放高等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自主权,自治区高等院校可以做到“六个自主”:高校可以自主评审职称,自主管理学校内部的岗位设置,自主设置各类工作岗位,自主制定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条件,按照岗位空缺自主决定聘用人选,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还可以自主开展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核准聘用工作。

下一步,自治区人社厅将本着“以人为本、教育优先”的思路,对教师群体关心的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持续优化完善政策,畅通教师发展通道,助推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内蒙古教育发布


关于我们

内蒙古小伦敦素质培训学校
内蒙古小伦敦素质培训学校

总部电话:

0471-4816262

总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

预约报名

蒙ICP备19000771号 版权所有:内蒙古小伦敦素质培训学校 未经小伦敦教育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载或引用,否则视为侵权,本校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1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