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越来越强大的4个场合,一定要多去
孩子的成长,并非总在书本中。真正的坚韧与独立,更多是在真实的生活体验里悄悄生根发芽,藏在那一次次亲身经历的“看、试、体会”中。如何为孩子创造在真实生活中学习的机会?不妨带他们多去这4种地方看一看——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孩子独立行走的能力。天地广阔、万物鲜活,生活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课堂。很多时候,我们只需创造机会,让他们在真正的生活中去看、去试、去体会、去成长。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经历中,悄悄从幼苗,变成能抵御风雨的大树。
当我们带孩子用脚步丈量世界时,可以尝试多走入这些场合——
生活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就像人生总是跌宕起伏。在生活中出现的“小意外”,有机会教会孩子如何保持冷静并灵活应对。
可以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多带孩子感受自然,其实也是在教孩子如何应对意外——突然而至的风,骤然飘起的雨,甚至被突然出没的小虫子吓一跳,都在锻炼孩子面对突发状况时调整计划的能力。
此外,也可以带孩子参与一些相对复杂的活动,比如学习烘焙,制作陶艺等。当孩子面对打坏的鸡蛋,不成型的饼干,无论怎么捏都会歪掉的陶罐时,正是锻炼孩子应变能力,学会接受不完美的机会。
久而久之,孩子将在这样的过程中明白:困难不是终点,而是调整策略的开始。
孩子独立性的养成,源于一次次“自己做”的积累。当孩子通过一次一次的小任务,意识到“我可以”的时候,就会主动降低对大人的依赖性,也就向更宽阔的世界迈出独立的一步。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创造让孩子感到“我可以”的场景。
比如,让孩子独立在超市中寻找指定商品,在图书馆尝试借还书籍,或是安排一次短途出行,让孩子参与路线规划。这些尝试可以让他们学会靠自己的执行力解决问题,同时应对因自己决策失误而产生的小意外。
每一步小小的成功,都在让孩子成为更自主自信的自己。
没有人的社交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际关系好的人,往往都是在真实场景中反复练习,逐渐学会如何与人沟通。想要让孩子逐步建立起社交自信,需要为孩子创造一些他可以承受的社交场合,让孩子一点一点明白如何与他人相处。
比如,带孩子参与一些公益志愿活动,让孩子在友善的交流环境中学习沟通技巧;去社区市集摆摊,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报酬等,这些互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表达力、合作意识,甚至共情能力。
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往往不是获得多少知识,而是这些基本技能和软实力。
责任感往往来自于被需要、被信任的体验。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需要主动赋予他们一些责任,并让他们学会承担一些“不负责任”的后果。
可以尝试将家里某个区域的卫生,或者生活中的某项任务交给孩子负责,以激发孩子的责任意识。此外,还可以安排孩子照顾一天家里的宠物,在家庭聚会中负责一部分准备工作等。
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参与会直接影响到环境和他人,自然便会学会担当。对孩子而言,这份适当的“压力”不是负担,而是成长的催化剂。学会在小事上负责,才能慢慢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能在未来更从容地面对人生中更大的责任。
来源 | 央视新闻夜读
-
2022-07-21
自治区教育厅举办全区教育系统公文业务培训会
为进一步提高全区教育系统公文处理效率和办文质量,提升以文辅政能力,保障教育系统各项工作有序开展,7月20日,自治区教育厅举办全区教育系统公文业务培训会。
-
2021-10-08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发布,看看哪些和我们关系最密切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儿童事业发展。小伙伴们,前几天,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围绕健康、安全和教育等7个领域,为我们的成长绘就蓝图...
-
2022-05-13
教育部长怀进鹏:以“百日冲刺”状态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5月13日,教育部召开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座谈会,总结交流就业促进周开展情况,分析研判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部署推进“百日冲刺”系列活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关于我们
总部电话:
0471-4816262
总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
预约报名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1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