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 校园动态

用艺术点亮童心!小伦敦教师徐婷婷指导学生作品入展美术馆

发表时间:2025-08-28 返回

    呼和浩特美术馆的展厅里,一幅充满童真的画作前,一位老师正笑着和学生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眉眼间满是与孩子同频的喜悦——她就是小伦敦教育的美术教师徐婷婷,一位在儿童美术领域深耕 6 年,用热爱点亮无数孩子艺术梦想的教育者。 

      以画笔为桥,守护童年色彩,她指导的学生作品成功入展美术馆。这份成果的背后,是她对儿童美育的坚守与创新。 


  

微信图片_20250828085342.jpg

 

 以爱为墨,守护天生“小艺术家”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我的使命从不是‘教画画’,而是守护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徐婷婷始终坚信这句话,正如毕加索所言:“我用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但用一生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 在她的课堂上,艺术教育不是刻板的技法传授,而是引导孩子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过程。 

       她希望通过画笔,帮孩子练就 “发现美的眼睛”—— 从窗外的落叶到街角的小花,让平凡事物成为创作灵感;培养 “自信表达的能力”—— 鼓励害羞的孩子用色彩讲述心事,让画作成为内心的 “发声器”;更要传递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明白艺术没有 “标准答案”,大胆尝试便是最好的表达。 

       课堂上,她总蹲下身与孩子平视,倾听每一幅 “天马行空” 作品背后的故事,用耐心引导孩子把内心的色彩与想法,一笔一划落在纸上。 

  

2.jpg

 

 “护犊子”:搭建家校美育共识 

 

      作为“妈妈 + 美术老师”的双重角色,徐婷婷比谁都懂孩子成长中的那些“小珍贵”—— 被画满涂鸦的墙壁、洗不干净的颜料小手、看似 “不像话”的创意作品,在她眼里都是孩子成长的独特印记。而说起自己的“不足”,她笑着坦言:“我太‘护犊子’了。” 

       每当看到家长因孩子作品 “画得不像” 而否定时,她总会忍不住上前沟通:“孩子的身心发展还没达到成人的审美标准,过分追求‘像’,会磨灭他们的创造力。”  

       她常给家长们 “支招”:多问一句“能讲讲你的画吗?”,少用“好不好看”“像不像”评判;允许家里有“不完美”的作品,给孩子自由创作的空间;定期带孩子看艺术展,让他们感受不同风格的美。 

       这份“护犊子”的坚持,渐渐让更多家长理解了儿童美育的真谛,也为孩子搭建起家校共育的“艺术保护伞”。 

  

3.jpg

 

 以美育航,陪伴孩子逐梦色彩 

 

       在徐婷婷心中,最幸福的时刻从不是获奖,而是听到孩子欢呼“老师我知道怎么改了”,是害羞的孩子慢慢敢站在台前分享作品,是家长说“我想让婷婷老师接着教”。这些细碎的瞬间,构成了她职业里最耀眼的“高光时刻”。 

        “儿童美术教育是一场温柔的‘持久战’,慢工才能出细活。”她始终坚持,每个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成长节奏,不能用高年级的标准要求低年级孩子,更不能用“标准答案的颜料”限制他们的想象。 

       未来,她计划以“耐心为帆,创新为桨”,在课堂里加入更多自然观察、手工创作等趣味内容,让孩子在玩中感受艺术;同时继续带着学生走进美术馆、走进大自然,让艺术真正成为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 

       “我想做孩子们美术路上的‘点灯人’”。徐婷婷说,她会带着对儿童美育的热爱一直走下去,陪伴每个孩子在色彩与线条的海洋里尽情遨游,用画笔为他们勾勒一个多彩的童年,赋予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艺术成为孩子一生的“快乐伙伴”。


关于我们

内蒙古小伦敦素质培训学校
内蒙古小伦敦素质培训学校

总部电话:

0471-4816262

总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

预约报名

蒙ICP备19000771号 版权所有:内蒙古小伦敦素质培训学校 未经小伦敦教育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载或引用,否则视为侵权,本校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1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