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手玩转大历史!博物馆里体验制作石器 解锁远古技能
7月27号晚上呼和浩特博物馆的活动室里,可太热闹啦!几十位5到12岁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原始冒险”——亲手体验制作石器工具!
现场充满了敲敲打打的声音、专注的小眼神和成功后的欢呼,快来看看这些“小原始人”都玩了啥?
活动玩什么?小手也能操作的“石器制作”
“哇!石头真的能变工具?”—— 认识大窑遗址的宝贝。
孩子们先跟着社教老师,看了展厅里大窑遗址出土的“真家伙”(好几万年前的石头工具哦!)。
老师用特别简单的话解释了:这些可不是普通石头,是咱们老祖先的“瑞士军刀”!老师告诉孩子们:古人可聪明了,知道怎么敲石头才能得到锋利的边缘。
“叮叮当当!看我制作石器!”—— 石器打制初体验
重头戏来啦! 每个小朋友都领到了材料包。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学着像小古人一样,用彩泥制作自己喜欢的石头工具。
专注的样子,简直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好多小志愿者都兴奋地说:“看!我做的!”
“绑绑绑,我的石斧诞生啦!”—— 石器捆绑术大挑战
光有石片还不够!古人怎么把它变成能用的工具呢?答案是用绳子(皮绳)绑在木棍上!孩子们又化身“小小工程师”,学着用结实的皮绳,把自己制作的“石器”牢牢地绑在准备好的小木柄上。
这一步特别锻炼小手精细动作和耐心。
当第一把属于自己的“小石斧” 完成时,孩子们脸上的成就感和笑容,藏都藏不住!这可是能带回家的“远古神器”!
玩这个有啥意义?孩子能收获啥?
这样的活动,可不光是让小朋友“玩石头”。我们希望通过亲手触摸、亲手制作的方式,让孩子们学有所得。
零距离触摸历史: 书本上的“石器时代”太遥远?亲手做一做,历史瞬间就“活”了!孩子们能真切感受到祖先的智慧和生存的不易。
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 “石头是怎么变成工具的?”“古人为什么这么聪明?” 活动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对考古、对历史的好奇大门。好多小朋友活动后追着老师问更多问题呢!
锻炼动手能力和专注力: 敲打石片、捆绑绳子,都需要手眼协调、细心和耐心。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练了“手上功夫”。
理解“创造”的价值: 从一块石头到一件工具,孩子们体验了“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明白了工具是解决问题的钥匙,这种体验非常珍贵。
家长朋友们怎么说?
“以前带娃看石器展,他走马观花。这次自己动手做了,回来主动翻书查资料,问了好多关于古人的问题。博物馆这活动真值!”
“好玩又有意义! 闺女绑绳子绑得特别认真,锻炼了手也学了知识。希望博物馆多办点这种能动手的活动!”
✨小伦敦“星光童行”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将持续在呼和浩特博物馆推出更多好玩、有深度、传播家乡文化的活动! 让孩子们在体验中爱上历史,在实践中传递温暖!
想带孩子一起感受家乡魅力,体验志愿服务,扫描二维码咨询,下期活动预告、志愿者招募信息,第一时间掌握!
“小伦敦星光童行”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呼和浩特博物馆 :
守护青城历史,点燃童心之光,让志愿星火代代相传!
-
2022-03-30
学习进行时 | 管培俊: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还需久久为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
-
2021-09-23
教育部等3部门发文,聚焦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编制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要求各地紧密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切实做好项...
-
2021-08-27
家长打了疫苗孩子才能返校?教育部回应!
近期,个别地方中小学要求返校学生提供家长疫苗接种证明,引发舆论关注。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8月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能将家长是...
关于我们


总部电话:
0471-4816262
总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
预约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