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 校园动态

《语墩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四声篇:“妙趣国学”

发表时间:2023-05-01 返回

     4月30日19:30,《语墩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四声篇正式和观众见面。

      本期主题为“妙趣国学”,主要由五部分内容构成。

      第一部分,有声故事。小伦敦学员李嘉睿讲述《三平调》,小伦敦学员郭子涵讲述《去声》,小伦敦学员石童轲讲述《无情对》,小伦敦学员张玉娇讲述《叠字对》,小伦敦学员肖丞尧讲述《偏旁对》。

       第二部分,古诗词朗诵。小伦敦学员孙博扬朗诵《一东》和《二冬》,小伦敦学员包一然朗诵《三江》,小伦敦学员李萱朗诵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歌《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小伦敦学员王若兮朗诵宋朝诗人刘一止的诗歌《山居作拆字诗一首寄江子我郎中》。

       第三部分,传统游艺。小伦敦学员李萱讲述《嵌字诗》,小伦敦学员朱紫歆讲述《盘中诗》,小伦敦学员李嘉睿讲述《四声诗》。

       第四部分,主持人互动。主持人金鸿君与小伦敦学员包一然互动,谈论仓鼠和如何做蛋糕。

       第五部分,研学旅行纪实。近百名小伦敦学员一起参加“古法造纸  纸为你来”研学实践课。

第一部分

1.gif

《三平调》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过一首《岁晏行》,其中有这样几句:“莫徭射雁鸣桑弓”“汝休枉杀南飞鸿”“割慈忍爱还租庸”“好恶不合长相蒙”“此曲哀怨何时终”。这五句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宇。

      古代汉语中的平声,和现代汉语中的阴平(一声)与阳平(二声)相对应。平声的特点是声调平出而不低昂。

      在古诗中,如果每句最后的三个字都是平声字,叫作 “三平调”,这本是作诗的大忌。但一些诗人有时却不理睬这个规则,故意作了些“犯忌”的诗。杜甫的《岁晏行》就是其中一例。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2.gif

《去声》

      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寄情山水,向往田园生活。他曾有数百亩田地,但因地势低洼,经常被水淹,导致庄稼收成不好。他在田间劳作之余,写下了很多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田家诗,如《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 • 平去声》:

新开窗犹偏,自种蕙未遍。

书签风摇闻,钓榭雾破见。

耕耘闲之资,啸咏性最便。

希夷全天真,讵要问贵贱。

      古诗讲求平仄相间,构成诗律。但这首诗奇数句都是平声字,偶数句都是去声字,是一种有趣的文字游戏。

      古代的去声字,大部分在现代汉语中仍读去声。古人说去声“清而远”,属于声音较长的高降调,读起来气力充沛,有利于增强诗词的感染力。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3.gif

《无情对》

      一天,清代大臣张之洞在陶然亭宴请宾客。客人以“树已半枯休纵斧”为上联,张之洞对曰:“果然一点不相干。”此联对仗工整,内容却毫不相干,大家赞不绝口。随即,张之洞以“陶然亭”为上联,有人对以“张之洞”三字,众人大笑不已。“陶”“张”是姓,“然”“之是虚词,“亭”“洞”是景观,字字成对,前后句却互无关联,趣味油然而生。

      这种文字游戏叫作无情对,只追求字面的对仗工整,不在意上下联之间的意义联系,但依然能产生奇谲难料的效果,别有一番趣味。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4.gif

《叠字对》

     清代的李调元因得罪和珅而被充军。被赦回家后,夫妻两人久别重逢,感慨万分。妻子说:“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李调元对道:“花落花开,花开花落,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这副叠字对表达了两人历尽艰难后的豁达之情,感人至深。

     叠字,又称重言,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古人说:“文之重,词之复,其中必有美者。”同样,叠字也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描写自然景物,更加深切强烈地表达思想情感。而利用汉字的重叠所创作的对联,便称为叠字对。

     叠字对节奏优美,表达情感强烈,彰显了对联独特的艺术魅力。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5.gif

《偏旁对》

     据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在淄(zī)川毕际有家做私塾。一天,曾任工部尚书的王某到毕家做客,蒲松龄作陪。

      宴席上,毕际有出了一个上联:“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会左右友,聊表寸心沽清酒。” 王尚书抢先对道:“三子同头官宦家,三字同旁绸缎纱,若非当朝官宦家,谁人配穿绸缎纱。”蒲松龄认为王尚书太傲慢,便愤然对道:“三字同头骂咒哭,三字同旁狗狼狐,人间声声骂咒哭,只因遭多狗狼狐。”毕际有见两人针锋相对,连忙说:“二位所对都不合格。对对联哪能用 ‘三’对‘三’?我说‘三字同头’,‘三字同旁’,你们也照说,这叫对对联吗?”王、蒲二人只得认输了。

     这种巧用偏旁相同的汉字所创作的对联,便是偏旁对,也称“联边对”。这种对联构思奇巧,以形取胜,读之饶有趣味。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第二部分

6.gif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睛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十二危峰。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7.gif

《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对帐,玉斝(jiǎ)对银釭(ɡānɡ)。青布,碧油,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王失道杀龙。秋雨潇潇,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8.gif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唐)李白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9.gif

《山居作拆字诗一首寄江子我郎中》

 (宋)刘一止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

永言咏黄鹄,志士心术已。

第三部分

10.gif

《嵌字诗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作了一首有趣的嵌字诗,其中几句为:

一室曾何扫,居闲俗虑平。

二毛经节变,青鉴不须惊。

三复磨圭戒,深防悔吝生。

四愁宁敢拟,高咏且陶情。

      嵌字诗也叫嵌字格,是杂体诗的一种。这种诗把几个特定的字或词,如数宇、人名、地名、成语等,分別嵌入诗句之中,读起来饶有趣味。

      狭义的嵌字诗,专指将几个特定的字依次嵌入各句相同的位置上。例如,有人将“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个字分別嵌于每句之首,称八音诗。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11.gif

《盘中诗

      相传西晋人苏伯玉出使蜀国,久而不归。远在长安的妻子,便将所作之诗,按特殊形式写在盘中相寄。这种别出心裁的做法,显然是为了唤起丈夫的归心。

     这种诗叫作盘中诗,是将诗句写于盘中,屈曲成文,语意回环。苏伯玉妻子所作的盘中诗,后人这样识读: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

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稀。

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

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

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

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

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

妾忘君,罪当治。妾有行,宜知之。

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

姓者苏,字伯玉。人才多,智谋足。

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

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

今时人,知四足。与其书,不能读。

                                                                                       当从中央周四角。

      这首诗以措辞精练的三字句为主,且多用民歌比兴的手法,在匀称的节奏中委婉推进情感的表达,吟来十分动人。篇末,用七言点明盼归主旨,语句舒展而醒目。最后揭示读法,编排巧妙,独具匠心。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12.gif

《四声诗》

    陆龟蒙的《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去声》,每句用同一种声调的字写成,这种诗被称为四声诗。

    四声诗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全平,各句全为平声;平上,奇数句全平,偶数句全上;平去,奇数句全平,偶数句全去;平入,奇数句全平,偶数句全入。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第四部分

13.gif

第五部分

14.gif

     《语墩墩》是内蒙古小伦敦教育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少儿节目制作传播中心联合打造的一档大型少年儿童语言类节目。期待各位准时收看!

《语墩墩》节目播出时间及平台

NMTV少儿频道

栏目名称:《语墩墩》

首播:每周日:19:30

重播:周一:12:30

      周三:12:30

播出平台:广电机顶盒28号频道

App【奔腾融媒】

首页点击【广播电视】

再点击【电视】选择【少儿频道】

即可观看与电视同步的手机直播

往期链接:

34、《语墩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巧对成趣篇:“妙趣国学”

33、《语墩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人文历史篇:“吐故纳新·春和踏青”

32、《语墩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下):“吐故纳新·春和踏青”

31、《语墩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活起居篇:“神奇的国学”

30、《语墩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上):“神奇的国学”

29、《语墩墩》中华上下五千年篇(下):瑰丽的国粹

28、《语墩墩》上下五千年篇(中):璀璨的历史

27、《语墩墩》上下五千年篇(上):历史最美丽

26、《语墩墩》春节篇:“开心过大年”

25、《语墩墩》秀艺篇:“艺术给人自信”

24、《语墩墩》秀艺篇:“艺术给人快乐”

23、《语墩墩》居家篇:“学习是最快乐的事情”

22、《语墩墩》第二十二期:“国庆节快乐”

21、《语墩墩》第二十一期:“秋·收获和浪漫的季节”

20、《语墩墩》第二十期:“秋之韵”

19、《语墩墩》第十九期:“深厚的传统文化 中国人的根”

18、《语墩墩》第十八期:“可爱的动物朋友”

17、《语墩墩》第十七期:“奇妙的自然世界”

16、《语墩墩》第十六期:“大自然可爱的生灵”

15、《语墩墩》第十五期:“大自然的礼物”

14、《语墩墩》第十四期:“立秋”

13、《语墩墩》第十三期:“建军节”

12、《语墩墩》第十二期:“红领巾爱学习”

11、《语墩墩》第十一期:“大暑”

10、《语墩墩》第十期:“入伏”

9、《语墩墩》第九期:“小暑”

8、《语墩墩》第八期:“党的生日”

7、《语墩墩》第七期:“父亲节”

6、《语墩墩》第六期:“榜样的力量”

5、《语墩墩》第五期:“端午节”

4、《语墩墩》第四期:“国际儿童节”

3《语墩墩》第三期:“劳动最光荣”

2、《语墩墩》第二期:“劳动最光荣

1、《语墩墩》第一期母亲节”


关于我们

内蒙古小伦敦素质培训学校
内蒙古小伦敦素质培训学校

总部电话:

0471-4816262

总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

预约报名

蒙ICP备19000771号 版权所有:内蒙古小伦敦素质培训学校 未经小伦敦教育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载或引用,否则视为侵权,本校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1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