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历史教材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教学指要(下)
民族从“多元”到“一体”融合(下)
03、统编历史教材中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呈现效果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统编历史教材通过呈现民族交往交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各民族交融的状态,叙述了中华大地上的多个民族,如汉族、匈奴、越族、鲜卑、羯、氏、羌、突厥、吐谷浑、回鹘、靺鞨、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等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展现了多个民族融合形成某个民族、各民族汇聚形成中华民族的历史过程。从效果上来说,教材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呈现,还原了中华民族由“多元”汇聚为“一体”的历史过程。
(一)多个民族融合形成某个民族
统编历史教材主要叙述了汉族、维吾尔族、回族这三个民族各自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的历史过程。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引用胡三省在注释《资治通鉴》时的话∶ “鸣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并提出“汉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大量少数民族成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只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阶段”,并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代汉族姓氏与古代少数民族的关系”。教材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讲述了历史上多民族融合形成汉族的史实,并让学生综合运用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了解分析当代汉族姓氏与古代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识—汉族是由多民族融合发展形成的。
在讲述维吾尔族的形成时,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说:“9世纪回鹘政权瓦解,除一部分迁入内地与汉人融合外,大部分西迁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入居西域的回鹘人,逐渐融合当地居民,发展为后来的维吾尔族。隋唐时期的回纥人是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还讲述了回族的形成∶“(元朝时)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二)各民族汇聚形成中华民族
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统编历史教材采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讲述了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几次民族大交融,勾勒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
01、先秦时期,各民族在往来中融合形成华夏族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开始形成,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环境基础。炎帝和黄帝被奉为华夏族始祖。夏商周时期,在各民族的交往与征战中,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七年级上册引用梁启超的观点;“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在此基础上,教材提出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华夏族是由多个民族“渐化”而成。
02、秦汉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发展
秦顺应历史潮流,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书同文、车同轨,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加速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西汉北击匈奴,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东汉时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两汉王朝注重边疆治理,实行屯田,开发边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加强。
0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民族大交融
七年级上册叙述说:“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尤其是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隋唐统一与繁荣,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密切,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唐朝设置羁縻府州制度,与周边各族往来密切,以至边疆、内地各民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交融局面。
04、辽宋夏金元至明清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加深,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叙述说∶“与这一时期(辽宋夏金)的战争相比,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元朝统一全国,所设制度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明清易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并发展,各民族关系更加紧密。人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行汉法”,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中华民族进一步发展。
05、鸦片战争至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从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开始觉醒。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八年级上册说∶“中国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0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团结局面日益巩固
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通过不懈努力和奋斗,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各民族杂居相处,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加深。八年级下册、高中选择性必修1都引用了《爱我中华》的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反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统编历史教材讲述的六个阶段,系统、完整地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过程。我国历史上的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多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由于内在的驱动——古代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所带来的血缘混合、文化认同、情感亲近,“多元”逐渐汇聚成“一元”,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由于外在的压力——近代的民族危机,各族人民共同抗击外来侵略,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
通过系统、深入地学习统编历史教材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史,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人民血脉相连、休戚相关、命运与共。这种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将形成一代乃至几代人共同的国家历史记忆,从而增强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与此同时,统编历史教材在还原中华民族形成史时,也叙述了我国历史上众多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强调各民族英雄人物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教材强化了学生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每个民族的历史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对增进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至关重要。
04、对统编历史教材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施建议
统编历史教材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呈现,对引导学生强化国家观念,激发爱国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历史教师能否准确厘清教材的内容主线,充分把握相关内容特点,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程,讲透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直接影响着教材的育人效果。关于教学实施,有如下五点建议。
01、厘清三条主线关系
统编历史教材的中国历史内容蕴含三条主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史、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这三条主线贯穿始终,彼此交汇,互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既是一种实践路径,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又是一种历史趋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根本方向,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一个自然凝聚的过程——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动力,又是一个政治形塑的过程——以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为动力。历史教师在通史和专题史讲述中,要理顺三条主线的关系,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02、把握四个特点
教材呈现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连续性。高中选择性必修1一再重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没有中断过。”二是递进性。从古至今,各民族交往日益广泛、交流日渐全面、交融日趋加深。三是互动性。教材注重讲述各民族“你来我往、我来你往”的互动关系,七年级上册既让学生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改用汉姓的史实, 又让学生思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汉族发展的影响。四是凝聚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实践途径、聚合动力,将各民族凝聚在一起。希望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上述四个特点,使学生正确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
03、引导增进“五个认同”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是培育“五个认同”,教师在讲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时,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增进“五个认同”。在讲述三条主线的关系时,教师可着重引导学生增进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在讲述中国古代的几次民族交融时,教师可尝试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和过程对中华文化形成的影响。例如,我们在讲述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拼写蒙古语的史实时,可强调“这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从而进一步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讲述抗日战争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史实,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在讲述中国现代史时,可强调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巩固了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局面,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04、注意螺旋式上升
按照现有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一、初二与高一学生都学习中国通史,这样,知识点重复在所难免。不过,教材根据初、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在内容衔接、能力培养、铸牢意识等方面都作了设计。例如,关于忽必烈“行汉法”的内容,初中七年级下册在正文作了介绍,并设置“问题思考”栏目,让学生思考“行汉法”对元朝完成统一大业的作用和影响,理解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制度与文化的吸纳,及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有理有据地书写历史的方法。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正文没有提及忽必烈“行汉法”的内容,而是在课后“问题探究”中引用许衡《时务五事·立国规模》中论“必行汉法”的史料,让学生谈谈“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者学习、接受中原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分析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行汉法”的原因、可能遇到的困难、推行的程度和速度等,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教师可关注初、高中教材在螺旋式上升方面的设计,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05、探索跨学科学习活动的深度教育
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贯穿各级各类教育全过程,才能形成育人合力。统编历史教材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仅是民族团结进步全过程教育的一个学习要点。充分发挥这一学习要点的作用,需要我们探索深度教育的方式方法。跨学科学习活动是一种深度教育的形式,融合了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将学习内容项目化,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多方面能力。历史教师可与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语文、地理、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教师一起,组织学生开展专题项目学习。这种跨学科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综合多个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多角度、多领域、多层次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内涵、历史意义等,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实践创新等综合素养的同时,打牢爱国主义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统编历史教材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教学指要》
-
2021-12-29
2021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出炉,看看都有哪些 | 教育盘点2021
近日,由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评出的“2021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揭晓。
-
2022-06-10
教育故事,听你讲述!“非凡十年·我的教育故事”宣传教育活动专题正式上线
为充分展现教育系统十年来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营造喜迎党的二十大良好氛围,“非凡十年·我的教育故事”宣传教育活动近日启动,活动专题(https://topics.gmw.cn/nod...
-
2021-09-04
教育部: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身体活动、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微信图片_20210628220803.png小伦敦网站用.gif9月3日教育部召开2021教育金秋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身体活动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
关于我们
总部电话:
0471-4816262
总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
预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