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大力弘扬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以支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己任,着力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
大力弘扬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以探究真理、发现新知为使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定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不畏挫折、敢于试错,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
大力弘扬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诚信是科学精神的必然要求。广大院士要做学术道德的楷模,坚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践行学术规范,让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培育严谨求是的科学文化。”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热爱科学、探求真理作为毕生追求,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坚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辨、理性质疑,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迷信学术权威。坚持立德为先、诚信为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
大力弘扬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不盲目追逐热点,不随意变换研究方向,坚决摒弃拜金主义。
大力弘扬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既要有工匠精神,又要有团结精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和军民融合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史,也是一部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历史。现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深度融合,集智攻关、团结协作是大科学时代的必然趋势。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强化跨界融合思维,倡导团队精神,建立协同攻关、跨界协作机制;坚持全球视野,加强国际合作,秉持互利共赢理念,为推动科技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大力弘扬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贵在接力。”“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识才、育才、用才的导师作用。要言传身教,发扬学术民主,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大力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来源:求是网
-
2022-06-26
【特岗教师】202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报名即将开始
2022年6月29日9:00—2022年7月2日17:00,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通过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
-
2021-10-18
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试疫情须知
凡是参加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试的考生,考前40分钟达到考点,持《准考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疫情期间考生安全考试承诺书》(见附件),出示“国家电子健康码”和“行程码”进入...
-
2021-09-01
如何区分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教育部再次回应
“双减”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厉规范,少儿英语、数理思维、国学等培训是不是学科类培训?对于学科和非学科培训该如何划分?
关于我们
总部电话:
0471-4816262
总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
预约报名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1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