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考生和家长:心理调节有妙招,锦囊收好不谢
距离高考还有8天时间,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迎考,对于考生和家长都是一场考验。为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好地应对临考前的各种情绪,我们特别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原心理学院郑日昌教授,从专业角度指导考前如何高效进行心理状态调节。
1. 适度的紧张是正常且有益的,有助于考生全神贯注,提升成绩。
2. 面对过度的紧张及考试焦虑,心理学常用的方法包括:
调息法。深呼吸或腹式呼吸。
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绷紧-放松-绷紧-放松交替进行,使全身肌肉获得放松。
冥想法。如想象美好的景色以调整情绪。
按摩法。通过全身特别是头部按摩来放松身心、消除疲劳。
呐喊法。高声呐喊既能消除紧张,又能宣泄情绪。
放松身心的方法还有很多,散散步、泡泡脚、冲冲淋浴、听听音乐等都是既简便易行又很有效的放松方法,同学们可因地制宜,灵活采用。
3. 暗示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影响人的情绪。无论平时还是考试,多说积极的话,多说鼓舞士气、增强信心的话,少说泄气的话,要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取代消极的心理暗示。
4. 自信是人格的核心,对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增强自信有三种策略:
多想有利的。凡事往好处去想,多想积极的方面。
多说积极的。说出来比只是想起的作用更大。
多做成功的。不仅努力做,还要善于做,循序渐进,提升信心。
5. 口号激励是增强心理暗示的常用方法。同学们可以尝试一起呐喊:“振奋精神,轻松上阵,增强自信,高考必胜!”通过呼喊给予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同学们能够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复习功课,满怀信心走向考场。
6. 家长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帮助考生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与考生一同保持健康的迎考心态。
健康心态,不负韶华!祝愿每一位考生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顺利到达梦想的彼岸!
来源: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
2023-06-13
教育大咖陈斯杰为小伦敦支招
6月13日下午,小伦敦特邀艺培、托管行业权威导师、“精致服务”运营理念创始人陈斯杰老师为全校管理人员做了《2023非学科的危与机暨台湾教培的服务升级案例》专题讲座。
-
2021-12-29
教育部:2022年研考实现“应考尽考”和“平安研考”目标
12月28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有关情况——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2月25日到27日举行,...
-
2022-03-11
快讯!2022年研考国家线发布
3月11日,教育部召开视频工作会议,部署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及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关于我们


总部电话:
0471-4816262
总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
预约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