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4部门发文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近日,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明确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网站平台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等要求。
《意见》提出了哪些具体工作举措,和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一、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
网站平台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严格落实实名制要求,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网站平台不得研发上线吸引未成年人打赏的功能应用,不得开发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的各类“礼物”。发现网站平台违反上述要求,从严从重采取暂停打赏功能、关停直播业务等措施。
二、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
网站平台应加强主播账号注册审核管理,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为1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的,应当征得监护人同意。对利用所谓“网红儿童”直播谋利的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发现违规账号从严采取处置措施,并追究相关网站平台责任。
三、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模式”是经过严格内容遴选、适合未成年人观看使用的有益方式。网站平台应在现有“青少年模式”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品模式和内容呈现方式,持续增加适合未成年人的直播内容供给。严格内容审核把关流程,配备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专门审核团队,既选优选精又杜绝“三俗”,让家长放心、孩子满意、社会叫好。要优化模式功能配置,在首页显著位置呈现,便于青少年查找和家长监督,严禁提供或变相提供各类“追星”服务及充值打赏功能。
四、建立专门服务团队
网站平台应建立未成年人专属客服团队,优先受理、及时处置未成年人相关投诉和纠纷。对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打赏的,网站平台应当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及时查核,属实的须按规定办理退款。对于违规为未成年用户提供打赏服务的网站平台,以及明知用户为未成年人仍诱导打赏的经纪机构和网络主播,从严采取处置措施。
五、规范重点功能应用
榜单、“礼物”是吸引青少年“围观”互动的重要功能应用。网站平台应在本意见发布1个月内全部取消打赏榜单,禁止以打赏额度为唯一依据对网络主播排名、引流、推荐,禁止以打赏额度为标准对用户进行排名。加强对“礼物”名称、外观的规范设计,不得通过夸大展示、渲染特效等诱导用户。加强新技术新应用上线的安全评估,不得上线运行以打赏金额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各类功能应用。
六、加强高峰时段管理
每日20时至22时是青少年上网的高峰时段,也是规范网络直播的重要时点。网站平台在每日高峰时段,单个账号直播间“连麦PK”次数不得超过2次,不得设置“PK惩罚”环节,不得为“PK惩罚”提供技术实现方式,避免诱导误导未成年人。网站平台应在每日22时后,对“青少年模式”下的各项服务强制下线,并不得提供或变相提供常规模式开启方式,保障青少年充足休息时间。
七、加强网络素养教育
鼓励学校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围绕网络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网络法治观念和行为规范、网络使用能力建设、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等培育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引导未成年人监护人主动学习网络知识,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支持社会各界共同开展宣传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开阔眼界、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
-
2022-07-22
大数据带你看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这十年 | 教育这十年“1+1”第八场 · 数据说
教育部“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继续进行中,第八场活动聚焦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随着“云发布”、“云采访”的结束,今天跟教育小微通过一组大数据,一起回顾高校科技创新这十年——
-
2022-04-03
评论:凝心聚力团结向上 筑牢防疫长城
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教育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坚持慎终如始、一以贯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不放松,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
2024-04-22
一站式提升核心素养能力——小伦敦素养节重磅来袭
为了进一步回馈社会,全面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能力,让孩子享受学习的乐趣,促进孩子的全面可持续发展,4月20日,“一站式提升核心素养能力——小伦敦素养节”活动正式开始,本次活动将持续到4月29日,...
关于我们


总部电话:
0471-4816262
总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
预约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