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孩子更需要学习的是家长
“双减”政策之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为什么有的家庭培养的孩子很成功;有的家庭育儿不甚理想,甚至造成终身遗憾?
最近读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育儿成败在于你:家长能改变孩子未来命运》一书,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体认,似乎得到了一些答案。与别的谈家庭教育的书不同,本书的作者尹国英是一位82岁的老人,他更侧重于育儿理念、方式、方法和误区的分析以及诸多案例的探讨,以此探索一条家庭教育的宏观思路。
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电视剧《岁月如金》中木匠世家出身的石德宝的育儿观值得人们欣赏:“这孩子就是块木头,如果把他雕成一朵花,他就是一朵花。”前些年《超级保姆》节目在中国热播,深受英国国民欢迎的著名儿童教育家每次演讲前总是大声强调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坏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两者的教子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家长的教育理念是统领全局的决定因素。
如何提升家长的教育悟性?遵从教育规律、敬畏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仔细想想,一直以来,许多家长所犯的错误大都是低层次错误。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有句名言:在低层次的悟性里不犯致命性的常识错误,你就能超越很多比你更聪明的人。
《育儿成败在于你:家长能改变孩子未来命运》谈到了家长的许多理念误区。比如几度刮起的补习风,有的盲目自信、我行我素;有的跟风组成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补习的道路上竞相飙车,却忽视了教育之本。本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却输在了终点线上。基于此,本书作者特别强调蒙台梭利的“敏感期”理论,并且针对感官敏感期、动作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书写敏感期等多个关键期进行重点分析,且每个敏感期都辅以大量案例解读。
与许多谈家庭教育的书不同,这本书选择用生动的故事来告诉家长,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是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学问;教育孩子,仅有爱是不够的,只有尊重教育规律、明白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让孩子赢得好的未来。或许,在我们教育孩子的同时,更应该从自己做起——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文/王洪军:作者单位系中国教育电视台)
来源:中国教师报
-
2021-03-05
今天,这场报告催人奋进,提振信心……
今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内蒙古小伦敦英语学校支部委员会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观看开幕会直播,聆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
2022-03-22
2422节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公布,将上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经过各地逐级遴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推荐、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网络公示等环节,202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近日公布,最终确定了2422节部级精品课。下一步,教育部将在国家中小学智慧...
-
2022-07-07
全区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推进会召开
7月6日下午,自治区教育厅召开全区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推进会。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黄雅丽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占峰主持会议。黄雅丽...
关于我们


总部电话:
0471-4816262
总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
预约报名
